和诺 文/十一弟 在新加坡,有一家上市房企——仁恒置地。 它的老板——钟声坚,是一位潮汕商人,早年在新加坡创业发家。 钟声坚把仁恒置地的主要业务,放在了中国内地—— 在上海、南京、深圳,都有仁恒置地开发的代表性豪宅。 这两年,由于内地开发商集体拉胯,仁恒置地熬出了头。 去年,房企销售榜单上,它凭借七百亿的销售额,杀到了前二十名左右。 但市场实在太差了。 哪怕是外资地产商,相对稳健,也免不了受到拖累。 今年上半年,仁恒置地的销售排名,已经掉到了四十名开外。 它刚刚发布了半年报—— 上半年的销售额,大约两百多亿,下跌了将近三分之一。 毛利率也在下滑,从去年的36%,降到了28%。 十一弟看了下,仁恒置地上半年的销售面积,其实还在增长。 销售额下跌的原因,是销售价格大幅下降。 今年上半年,仁恒置地的项目单价,从5万/平米跌到了2.6万/平米,几乎腰斩。 开发商的销售价格下跌,有两个原因—— 一是推盘结构,不同城市、不同项目的销售占比存在差异。 二是打起了价格战,割肉出货,以价换量。 销售、利润都在下滑,别管是内地老板,还是新加坡老板,心里很难不慌。 对于内地楼市的困难局面,钟声坚在年初释放过预期—— “今年不再分红,在土储战略上也会更加谨慎。” “哪里比较安全,哪里有钱赚,我们就往哪里投资。” 于是,在今年,仁恒置地开始了收缩规模,对区域进行合并,启动了裁员。 据说,它在上海的一些标杆项目,还出现了质量问题。 由于减配,遭到了业主维权。 交房减配、质量维权的背后,根本上是开发商在抠成本。 有人怀疑,仁恒置地可能要离场了。 这两天的业绩会上,钟声坚做了一番澄清,信誓旦旦—— “我们很有信心,仁恒是不会离场的,肯定会跟着十四亿人走,不跟着十四亿人走是傻瓜。” “新加坡几百万人口,几乎不可能带来惊喜,在中国,越是困难的时候,越是有一些机会的存在。” 十一弟觉得,钟声坚的措辞话术,可能翻版了李嘉诚的经典语录。 过去几十年,每次内地楼市进入下行周期,李超人总能精准踩点,套现离场。 很多香港地产商,逃离内地楼市的时候,有了驾轻就熟的套路—— 悄悄地出村,打枪的不要。 嘴上喊着坚定看好,脚下瞅准时机开溜。 等到下一轮周期之前,再伺机抄底,卷土重来。 如今,仁恒置地也学会了—— 嘴上看似强硬,身体却很诚实。 在深圳罗湖区,仁恒置地有一个旧改项目——仁恒世纪大厦。 这个项目的体量不大,可售面积只有五万多平米,三百多套货量。 仁恒世纪大厦的产权性质,不属于住宅,而是商办—— 它把办公楼改成了公寓出售,不通燃气,也没有阳台。 这年头,住宅都卖不动了,商办项目的去化就更难了。 三百多套货量,两年前开盘,卖到现在,还剩下差不多一半。 仁恒置地拿出了杀手锏——降价大甩卖。 十一弟查了下,仁恒世纪大厦的预售备案价,每平米高达上十万。 不过,这个价格根本卖不出去。 开盘之后的这两年,仁恒世纪大厦实际单价,只有六万出头。 最近,仁恒置地又把价格打下来了,降到了四万左右。 在深圳一些中介的朋友圈里,推销的话术,相当刺激—— “深圳罗湖最便宜的一手楼盘。” 即便是割肉降价,作为一个旧改项目,仁恒置地还是有得赚。 这块地以协议方式出让,当初仁恒置地支付的土地款,不到四个亿。 每平米的土地成本,大概七千块钱。 四万块钱的单价,依然有暴利。 仁恒世纪大厦周边的商办项目,单价普遍卖到了四万以上。 主打开发豪宅的仁恒置地,干脆把价格打到了底—— 这就像LV专卖店里的包包,摆到地摊上甩卖了。 这一轮市场周期,外资地产商降价出货的发令枪,又让李超人的长江实业打响了。 最近在香港,长江实业推了一个新盘,价格相比周边的二手房,便宜了三成。 李超人直接把区域内的房价,打回了七年前。 降价出货的城市,不只在香港。 十一弟之前写过,在北京东四环,长江实业有一个囤了二十多年的住宅项目—— 御翠园。 整整囤了二十多年,在楼市回调的今年,长江实业选择了入市。 看来,李超人也等不及了—— 出货的时机,确实到了。 上个月,御翠园拿到了预售证,开盘价定在了九万出头。 之前的吹风价,原本跟周边的二手房看齐,打算卖到十万以上。 结果,御翠园一开盘就打了折,每平米便宜了上万块钱。 与区域内的二手房价相比,御翠园的价格优势,更加明显了。 香港、北京两大城市的新盘,一开盘就在降价出货,急于套现。 李超人,似乎又看到了些什么。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寿宁信息网
2025-05-04
2025-05-04
2025-05-04
2025-05-04
2025-05-04
请发表评论